了解新高考的相关内容。看起来有很多变化,其实一点也不复杂。新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也就是说没有所谓的文科生理科生了,而是由学生自己选择三门课程。那么,2022新高考如何怎么选科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新高考如何怎么选科
首先,新高考不同其选科对应的专业也是不同的,如果在考生没有自己特色喜爱的专业或者大学目标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些让自己可报考专业覆盖率比较高的学科搭配,比如说物理+化学+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等等,而在这里以上海“+3”科目对专业选择范围为例,具体如下表所示:
序号 | 组合 | 可报专业比例 |
1 | 物理+化学+历史 | 99.90% |
2 | 物理+化学+地理 | 99.40% |
3 | 物理+生物+历史 | 99.30% |
4 | 物理+政治+历史 | 99.30% |
5 | 物理+历史+地理 | 99.30% |
6 | 物理+生物+政治 | 99.00% |
7 | 物理+生物+地理 | 99.00% |
8 | 物理+政治+地理 | 99.00% |
9 | 物理+化学+政治 | 98.90% |
10 | 物理+化学+生物 | 97.40% |
11 | 化学+生物+历史 | 88.70% |
12 | 化学+政治+历史 | 88.60% |
13 | 化学+生物+政治 | 88.10% |
14 | 化学+政治+地理 | 88.10% |
15 | 化学+历史+地理 | 88.60% |
16 | 化学+生物+地理 | 87.40% |
17 | 生物+历史+地理 | 77.80% |
18 | 生物+政治+地理 | 76.10% |
19 | 生物+政治+历史 | 75.30% |
20 | 政治+历史+地理 | 52.90% |
其实有着不少的学生都会认为选科只要选择自己擅长和喜爱的就行了,但其实很多学校专业对学生的选科是有着一定的要求的,比如说3门要求(三选一),2门要求(二选一)和1门要求(规定必考)三种情况出现,其中1门的更为严苛,因为是必考的选科,如果没有选科到就不能报考该学校的这个专业。
因此新高考的选科模式会有着很多不同的组合,家长和学生都不要盲目的去选择,主要还是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擅长以及未来的专业方向进行选择,比如说:
1、依据兴趣爱好选科:在正式选科之前的家长或者学生,一定要了解自己对该学科的兴趣进行选择,如果文科方向较好的学生,全部选择了理科方向的科目那么就很难在未来考上好的大学,甚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会有很大的影响。
2、以未来职业规划:如果考生和家长对于未来就业的道路有着明确的规划后,在选科就需要以该方向进行,毕竟在新高考的模式下很多大学专业对于学科的要求还是非常严苛的。
3、专业覆盖率:大部分的考生其实对自己的未来并不会有明确的规划,因此这里就需要选择一些专业覆盖率比较广泛的科目,这样在未来可以选择的专业、学校以及发展方向都是非常活络的。(如上表格上海新高考选科模式为例)。
新高考怎么选科
新高考建议的选科组合就是历史化学生物
三加一加二的选科模式,个人最不建议的选科组合就是历史化学生物,很多家长的想法是这种组合,既能避开物理这个比较难学的学科,同时又可以有很大的专业选择面,但是大家一定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第一点,新高考在报考的时候,还是会按照物理和历史,这两个科目分开招生、分开录取,和传统的文理科很像,大部分理工科专业的招生计划,都会投放在物理这个大类里面,所以就算你选了化学生物,也不会有太多的理工科专业可以选;
第二点,就算被理工科专业录取到了,大学还是要学物理的,物理是很多理工科专业的基础,高中避开了,大学还是要学的,很多学生未来还要考研,但是缺少高中的物理知识和思维方式,可能对于自己未来的整个职业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新高考选科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北京高考采取“3+3”模式,如何选择才能在覆盖更多大学专业的同时又能在竞争中有优势?兴趣优先还是成绩为重?实际上,高考选科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没有绝对标准的答案。那么,选科应考虑哪些因素呢?在此,我们提四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关注各高校在京招生政策和最新出台的选科要求。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4年拟在京招生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目录》显示:2024年拟在京招生的高校有736所,选考科目范围涵盖近2万个专业(类)。同时,目录中明确规定了不同院校、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学霸组合“物理+化学+生物”,可选专业覆盖超过96%。这是一个纯理科组合,学科关联度较高,要求学生的理科思维能力较强,有一定的逻辑综合分析能力。由于新的选科政策增加了“物理+化学”要求,选“物理+化学+生物”这一组合的学生也会有一定增加,竞争也会相对加大,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判断、谨慎决定。
其次,根据个人特点选择优势科目。学生可以根据兴趣专长选择专业,例如喜欢学语言的,可以选择语言文学类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类的专业;喜欢化学的,可以选择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或专业。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选专业和学校。高分段的考生,优先考虑双一流、985、211等院校。这些院校实力相当强,学生后期出国留学、考研的比较多。中等成绩的考生,尽量多比对专业优势,不局限于在京高校。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选专业。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却有对专业的适合度,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专业会让自己未来的学习之路更加平坦。
第三,关注学科间的关联度。虽然关联度高的选科组合,例如“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对于学生学习过程有一定帮助,但学生的思维发展本身就是立体的,我们也期待学生运用知识的时候可以多学科融会贯通。如今,各学校都在尝试跨学科教学,未来的试题命制方向也会有学科交叉的趋势,从人才的全方位培养角度来看,选科方向兼顾文理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所选科目如果跨度太大,对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也是一种挑战,学生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第四,共同协商,理性对待亲子间选科分歧。在选科问题上,孩子与家长之间可能会出现意见分歧,不能武断地认为就要听谁的,还需要看分歧点在哪里。如果孩子特别喜欢某种选科组合,比如“历史+地理+政治”,以后想从事哲学研究,家长却认为这种选法职业前景不好,未来选专业受限较多,进而会影响就业。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家长先跟孩子说清楚利弊,最后还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意愿,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不擅长理科,但觉得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广,仍然坚持选择理科组合,建议家长先与孩子一起分析形势和赋分方案,最终以优势科目为先的选科原则做出理性的决定。
尽管在选科的时候,多数同学和家长会根据“职业——专业——选科”这条主线进行选择,可很多同学并没完全想好自己未来的专业和职业目标。不过这也没关系,同学们在高中至大学的生涯规划中可以先选择学科群系,不一定一开始就精确到某个专业。例如,物理学科会涉及理学、工学方向的13类,政治学科会涉及哲学、法学、经济学等10类。这样,既不影响高考选科,也能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与学科的亲密度,从而找到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