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窍门,希望大家喜欢!
地理选择题知识汇总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地理提分技巧:顺口溜
1、八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只有海王绕外边;
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
注: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
注:温,指温度。
地理知识点总结
干旱的危害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干旱的防御改善生态、选择耐旱作物、开展水利建设、改进耕作制度等。
寒潮的危害带来严寒、大风、霜冻。对春秋季的农作物危害最大。
寒潮的防御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全球变暖趋势及其人为原因①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全球变暖造成的后果①海平面上升②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氟氯烃化合物消耗臭氧。
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危害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臭氧层的保护①研制新型制冷系统②参与国际合作
酸雨的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我国酸雨区的分布①四川盆地②珠江三角洲③长江三角洲
酸雨的危害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②土壤酸化③腐蚀建筑物④危及人体健康
酸雨的防治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煤炭中的硫资源综合利用。
大气环境保护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酸雨。
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海洋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
海岸带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广阔区域。
海岸带与人类活动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60千米的范围内。
人-海岸相互作用阶段①很少干预②开始干预③海岸开发④海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