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三年录取1.8万余人

时间:
叶秋
分享

叶秋

近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教育部自2020年启动实施强基计划以来,三年共录取新生1.8万余人。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强基计划三年录取1.8万余人(附备考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强基计划?

2020年初,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政策试点,也称“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的。《意见》要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逐步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它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同时也集中体现了新高考的改革方向。

强基计划选拔什么样的人才?

强基计划指导思想和原则是服务国家战略,招收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通俗点来说,强基计划选拔主体是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少数在某个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人才。

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范围有哪些?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高校会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并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的录取方式是怎样的?

强基计划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这里提到了两种模式:

一是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二是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校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教育部支持河南省设立高等学校怎么回事

一、积极支持河南省设立高等学校

一是支持河南省优化本科高等学校结构。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21〕10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十四五”高校设置工作作出了部署,明确提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新建、分立、资源整合等方式,设置质量高、特色强、规模适度的普通本科高校。2021年,河南省提出了通过新建、分立、整合资源等方式设立理工、工程技术等类型本科学校。“十四五”时期,教育部将支持河南省按照标准推进拟设置高校的建设发展,按程序审议高校设置事项,支持河南省优化高等学校结构。

二是支持河南省设置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意见》提出聚焦关键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以优质高等职业学校为基础,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十四五”时期,教育部将积极支持河南省教育部门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把质量关筹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对于达到标准、符合条件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事项,教育部将按照高校设置程序予以审议批准。

三是支持河南省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在研究编制“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时,河南省提出了新设高职高专学校事项。根据《高等教育法》等高校设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高职学校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复设立,教育部备案。河南省批复设立高职高专学校后,教育部将按规定和程序予以备案。

二、支持河南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和提升办学水平

一是支持河南省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十三五”以来,教育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100所左右中西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聚焦人才培养,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用“硬件”建设支撑“软件”改革,其中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新乡医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7所高校被纳入支持范围。

二是支持河南省“双一流”建设。经国务院批准,2022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河南省共有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2所高校的生物学、化学等4个学科入选。

三、支持河南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郑州大学领导班子建设。2018年,教育部启动部省合建工作,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关于“部省合建”郑州大学的协议》,其中明确“落实《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目标要求和好干部标准,选优配强郑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由河南省任命,人选事先同教育部商榷。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参照直属高校领导干部任职标准配备”。近年来,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郑州大学等在豫高校发展建设,先后配合河南省委组织部做好郑州大学前任党委书记宋争辉、现任校长李蓬等领导人员选任相关工作,全力支持合建高校班子建设。

二是大力支持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深入实施“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奖励计划”,坚持向包括河南在内的中西部地区倾斜,通过放宽特聘教授申报年龄限制、同等条件倾斜支持等举措,增加中西部高校高层次人才入选几率。鼓励东部发达地区高层次人才到河南等中西部省份服务,持续加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服务中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安排河南省干部人才到教育部直属系统挂职锻炼。落实部省联席会议精神,支持河南省属高校优秀人才到部属高校挂职锻炼,安排河南省教育厅干部到部机关跟岗学习。

1235

微信扫码分享